独处使人善于交际,追求幸福反而更痛苦

来源:36氪 作者:网友

生活中许多最重要的事实表面上是矛盾的。

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可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往往会通过经验得到证明。

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个有逻辑的人,所以当我面对这些悖论时,一开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事实是,生活常常是不合逻辑的,而且有时候简直是自相矛盾,令人匪夷所思。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一旦你追根溯源,刨根问底,仔细观察,你还是可以从它们那里有所发现的。

现实并不受制于逻辑。逻辑是有极限的,这就是悖论发挥作用的地方。

有很多次,当我回顾我生命中经历的那些事的时候 ,我想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事情的结果本应该有所不同。

关于这样的时刻,我想你也许会从我下面的描述中一窥端倪。它们可能与直觉相反,但在现实中却是成立的。

如果你能理解这些矛盾并从中受益,那我坚信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13. 一昧追求幸福,反而感到不幸福

我以前写过自己追求幸福的“艰苦奋斗”,以及我到底能否追求到幸福的事情。

我追求幸福就像上了瘾一样可怕。我做了一切努力想要得到快乐,但是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没法获得幸福。

事实上,恰恰相反,一昧地追求幸福让我很痛苦。

我发现自己是为了追求幸福而追求幸福,我追求的背后没有任何意义。我是想要幸福,但我不能仅仅通过追求幸福来获得幸福。

我认为描述幸福最好的方式来自Eleanor Roosevelt的这句话——

幸福不是什么刻意追寻的目标,而是美好生活的副产品。


12. 社交媒体让我们日益疏远

 “社交媒体”这个词具有误导性。

坐在办公桌前、浏览手机、浏览别人的个人资料、浏览Instagram动态,这些社交活动有什么意义?

社交媒体确实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保持联系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但也正是它让我们感觉距离彼此更近,所以往往让我们更为疏远而不是更为亲密。

我们之间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但这种交流是数字化的,不是面对面的。

难怪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沮丧和孤独。

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在“人”的层面上而不是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沟通。


11. 独处使你更善于交际

这句话你乍看之下可能觉得奇怪,甚至不解,但是你越品味这句话,你就会发现其中意味深长。

虽然独处可能会让我们变得不爱交际,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你学会了让自己感到舒服。

这是变得善于交际的关键。

一旦你觉得一个人独处很舒服——如今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这种感觉了——那么你在和别人相处时就同样也会感觉很舒服。

花时间独处和反思对发展自我是有益的。一旦你自我审视的时间足够长,你就会渴望与他人互动。


10.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对未来的预测几乎总是错的。

但是,如果有一件对未来的预测总是正确的,那就是:

事情一直都在变化中。

你只要看看过去20年科技的快速进步,就会明白这一点。

我们已经从只有最低计算能力的手机,发展出了多姿多彩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

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且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

万事万物莫不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虽然我们可能认为事情会长期保持不变,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变化总是伴随着我们。我们越早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能越早适应这一事实。


9. 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这一条悖论与上一条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肯定,变化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同样也可以肯定,未来将是不确定的。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我怀疑这一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从现在起发生的一切都无法预测。我们可以做出假设和有根据的猜测,但我们永远无法确定。

看看最近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如果你在2010年问某人,Donald Trump是否会当选美国总统,英国是否会在2016年投票脱离欧盟,他们可能会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你。

但现在是2019年,你会发现这两件事的确都发生了!但你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虽然目前看来这两件事似乎是坏事,但从长远来看也许是好事也不一定。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今天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就有能力塑造我们的未来。虽然未来可能是不确定的,但如果我们采取行动,也许可以尽最大努力使它成为一个美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会一头扎进未来的泥淖中,不知道自己最终将去向何方。


8. 选项越多,越难选择

每当我走进咖啡馆或餐馆点菜时,我总是拿不定主意要吃什么。

毕竟菜单上有这么多的选择,你很难决定要买哪一个。

我要点三明治吗?

前几天我吃了玉米煎饼,今天我不想吃了。

我最好快点点餐,因为柜台后面的人已经不耐烦了。


这些都是我在没法做出抉择时的想法,它们都与一件事有关——选择悖论。

当我们面对更多的选项时,我们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就会变得不那么满意,也就更难以做出决定。

由于有更多的选择,选择一个特定的项目就有了更大的机会成本,这使我们对我们的任何决定都不会太满意。

有时候,少即是多!


7. 失败会带来成功

没有人喜欢失败,但如果你想成功,你就不得不经历失败。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尝试骑自行车时没有保护轮。不管怎么努力,我都没法保持平衡,自行车也不断地翻倒,我爸爸不得不跟在我后面,确保我保持不会摔下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在摔了无数次的情况下,我终于能够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己骑自行车了。

“我们从错误中学习”,这句老话绝对没错。

失败不要紧,只要你从中吸取教训,并把从中学到的教训用到你未来的努力中去。

成功来自进步,进步来自失败。这两者的联系比你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6. 对死亡的恐惧会令你更懂得享受生活

这是我自己的经历。

我记得读过一篇知识书上的文章,差点把我吓坏了,因为它说——

当宇宙中所有的氢都耗尽时,它就会寿终正寝。

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是我确实很担心。

我担惊受怕,以至于每一天都如惊弓之鸟一般,你敢相信我会因为一件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吓得茶饭不思,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讽刺的是,后来我有一次被车撞到,结果我发现再一次被车撞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害怕死亡。

看来我确实有所改变。

这些事让我意识到,死亡总有一天会发生,岁月如白驹过隙,我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时间。


5. 你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最近我一直在努力了解物理学。

这是一门我从小就很感兴趣的学科,但我对这门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极为有限的。

为了是自己有所提高,我阅读了许多著名物理学家的文章和书籍,并收听了该领域杰出科学家的播客。

我以为我对物理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我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因为我发现物理学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有许多矛盾之处和未解之谜,而作为一个门外汉的我身处其中只有懵逼的份儿。

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认为自己知道多少,我们总会有知识的盲区。

不过,这也是生活的许多美好之处之一——因为总有新的东西要学。


4.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越不想要

人类在“稀缺性”上的表现很有意思。

我们会认为,如果某些东西是稀缺的,那么它一定很有价值。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俱乐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制造了一种稀缺的假象,只有经过挑选的人才能进入。

然而,一旦我们真正进入了那么俱乐部,我们常常感到幻灭,因为我们发现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就像我们去过的其他俱乐部一样,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这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认为那些容易得到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而那些不那么容易得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梦想拥有一辆法拉利,梦想成为一名企业家,梦想在圣诞节得到最新款的玩具。

我们天生渴望那些看似稀缺的东西。然而,当我们真正得到那些东西的时候,它们其实也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要的是,仅仅因为某些东西是稀缺的并不意味着它是有价值的。


3. 你害怕什么,就要去做什么


图片来源: Isr4el ? on Reshot

这一条应该说的是我和我的旅行。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害怕做很多事情。旅行就是其中之一——更确切地说,一个人出国旅游。

从记事起,我就想作为一名背包客去澳大利亚旅行,但我不敢一个人去。

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工作了,然后我申请了的签证,辞掉了工作,订了去澳大利亚的单程机票。

当我订好机票的那一刻,我惊呆了,而当航班起飞·的时候,我更害怕了,因为我知道没有回头路了。

我非常害怕一个人在外国,我不想让飞机着陆。

然而,当我下了飞机,来到澳大利亚,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我不再害怕,我很兴奋。我意识到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旅行也必须继续下去。

我度过了非常棒的一年,之后,我又在不同的国家生活了五年!

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越害怕什么,反而越要试试什么。


2. 你越想把一个人留在身边,反而会把他(她)推的越远

也许这是因为一种需求感。没有人喜欢做他们觉得有义务做的事情。

想让那个你觉得特别的人一直和你在一起可能感觉很正常,但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很需要他(她),他(她)有义务和你在一起。

当行为或感觉成为义务时,它们就失去了意义。人们愿意花时间和你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喜欢和你在一起,而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义务。

在任何关系中,界限都是重要的,这是这些关系能够起作用的原因。尊重别人的时间和欲望,而不是强迫他们花时间和你在一起,是保持健康关系的最佳方法。

否则,你可能会发现这些关系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1. 说得越少,其实说的越多

这是我上大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那时我很害羞,也不喜欢在研讨会上发言。我会根据话题和听众的不同,会在某些课上发言,但不会在所有课上发言。

在这段时间里,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那些我更积极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课堂上,人们反而不太注意我说的话。然而,当我在那些我很少发言的课堂上发言时,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听我讲。

起初我很困惑,但后来我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说得越多,你周围的人就会变得越自在。他们开始根据你所说的形成自己的假设。

然而,当你说话不多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不确定某人的观点是什么,所以也就很难形成对某人的看法。

一旦你大声说出来,人们往往会听得更多,因为他们渴望听到你说的话。

结果,我们说得越多,我们的话就越失去意义。但是,如果平时不说话,一旦你开口,你会发现你的话分量相当不小。


相关文档推荐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第八课 复杂推理 8.1 规划与智能体.PDF

1741174092 赵鑫 3.26MB 30页 积分6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蓝图规划方案.PPTX

1740967415 黄云鹏 0.53MB 19页 积分5

智能工厂整体规划方案.PDF

1740101563  6.68MB 97页 积分8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报告.PPTX

1740033519  2.75MB 91页 积分8

数据中台规划应用实践解决方案.PPTX

1739756939  2.82MB 64页 积分6

DeepSeek赋能职场.PDF

1739405448  4.45MB 33页 积分5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187 邱明俊 1.49MB 73页 积分1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