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企业,选对了战略,却死于内耗

来源:混沌大学 作者:陆奇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三大财富创造体系。    

第一是农业体系。农业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利用土地和光合作用来创造财富,在这个阶段,人所需要的只是简单的工具,并不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但是限制也很明显,那就是产量基本取决于土地的大小,产出效率是比较低下的。     

第二是工业体系。工业时代是财富创造的第二曲线,它用的是化学能源,采用电力传输的方式,大规模的整合了人的技能。为了更好地融入工业社会,我们需要在大学学习专业的技能,然后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本质上说,工业时代依靠的是化石能源和人的技能。    

第三是信息与知识体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时代,财富创造的速度远远超过工业时代的增长速度。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年之前全球最大的10家公司,基本上都是石油、汽车企业。而现在,高市值公司基本变成了高科技公司。本质上讲,这个时代,创造财富的核心驱动力是通过信息、数字化在信息当中抽取知识,用知识不断重组人类社会的现有资源,最终实现财富的快速创造。

image.png

那究竟什么是数字化呢?数字化浪潮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数字化就是大规模的信息处理。    

在数字化浪潮之下,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模式与生态都会被重新塑造。作为企业、作为企业中的员工,对此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如何在这种浪潮之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抓住更多的创新机会?如何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困境?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化浪潮下,如何才能开启第二曲线?               

当初创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时,如何保持高速增长?最核心的就是找到企业的第二曲线。优秀的企业进入成长期之后,伴随着第一曲线业务逐渐成熟,它们都会投一些资源来孵化第二个业务。 

image.png

正如上面这张图所显示的,现在的业务做的不错,企业也在投入资源开发未来的赛道,这两个部分都不会出现问题,做的都不错。恰恰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中间那个部分:孵化的未来的业务如何顺利毕业?如何真正突破一个赛道?如何让第二曲线成长起来?    

企业的第二曲线成长不起来,问题往往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判断有误,二是企业内耗严重。    

那么,在战略上,一个处在成长期的企业应该如何做呢?     

1. 判断方向         

我的第二曲线是朝哪个方向走,判断的核心是深刻理解市场的趋势。这其中,要对技术的未来做判断,对产品的未来做判断,相对而言,大部分人都是能看到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困难的是判断未来的产品形态。    

2. 判断时机         

乔布斯曾经说过,判断未来这件事,每个企业都做的差不多,但这是最困难的。苹果永远不是最早做某一个领域产品的,比如它不是第一个做音乐播放器的,不是第一个做手机的,也不是第一个做平板电脑的,但是它时机都找对了。苹果怎么做到的?  

有一个核心的规律可以帮助你做时机判断,任何一个技术驱动的新产业,它走过的路永远是这样一条曲线:它与社会的结构分布、年龄分布、收入分布、心态息息相关,年轻人永远最开放,而年纪大的人会趋于保守。    

因此新产品面世,在早期永远有那么一些人,只要是新的,不论产品多烂都会去积极尝试,这群人叫“Technology Enthusiastic”,也就是技术狂热份子。在他们之后,会有第二拨人来使用产品,他们是“Early Adopters”,这些人是有眼光(Visionary)的人,一般是企业领导者。但是,在这两拨人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image.png

因为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其早期使用者都是看周围的人用不用,我的邻居、同事、朋友有没有在用。这个阶段对产品推广而言是最危险的,大部分产品都死在了这个鸿沟里。    

那么,什么是好的时机?好的时机就是某个市场、某个产品,已经被足够的教育过了,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出现了购买意愿,但是整个行业竞争很小。如果靠前一些,产品就容易死在鸿沟里;靠后一些,就会进入竞争红海。    

第三,判断要进入的市场    

如果姚明不去打篮球,而是要打乒乓球、排球,恐怕很难让对手害怕他。那么在商业领域,企业的第二曲线要进入那个新市场、新赛道,要考虑清楚。在这个新领域能否让用户、合作伙伴尊重你?他们会不会考虑你的产品?    

这里有一个概念,叫fish to pond ratio,意思是你要做池塘里最大的那条鱼,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是最大的鱼,你的毛利结构就会不一样,等你把这个池塘的价值吃透,再跳到别的鱼塘去,千万不要做池塘里的小鱼。         

image.png

综合以上我们讲的,对于企业而言,赛道第一重要,公司实力第二重要,市场第三重要,执行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企业犯的错误是:他们认为只要打仗冲得凶就可以,恰恰忽略了对“什么时机进入什么市场”这种大问题判断。   

战略误判只是企业无法开启第二曲线的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耗严重。这里有一个四象限管理法,可以帮助企业系统化的来解决这个问题。    

image.png

一般来说,第二曲线往往是企业的领军者。在四象限模型中,领军者,即企业的新业务在左边,这是公司未来的核心所在。第一曲线业务在右边,它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降低,成为了公司的外延而不是未来。    

为什么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做好新业务?因为它们把大量的资源放在了右上角(老业务)。原来的“军阀”都是在老业务上的,因此左上角的新业务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这样下去,第二曲线就死掉了。    

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华尔街的投资者基本只看你的左上角。如果你右边的业务(老业务)达不到预期,企业的股价会下跌,但是老业务如果超额完成,企业也不会有任何加分。此时一旦企业继续加码老业务,继续投入资源,股价就会一直下跌。所以,想要股价上去,一定要抓住左上角,而且要CEO一把手亲自抓,整个公司的奖惩制度也要和新业务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资源更多的给到第二曲线。  

解决内耗问题对企业发展很重要,即便是企业战略判断对了,内耗不解决,第二曲线一样长不出来。   

数字化浪潮下,创业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从下面这张图里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哪个职业是能够最快创造财富的。早期是打猎,后来是挖石油,在上个世纪,大部分职业是在华尔街买卖公司。而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创业才是创造财富最好的职业。      

image.png

数字化进程为创业者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机。虽然存在诸多风险,但随着教育的普及、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投入到创业中去。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结构性挑战与周期性挑战。   

| 创业者如何应对结构性挑战?         

为什么叫结构性挑战?因为创新的起点都是一个想法,然后基于这个想法变成技术或者产品,最后做市场导入。而创业者在这个结构中的每一个层次都会遇到挑战。    

第一是产品的挑战。现在技术越来越进步,好的想法和发明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每个客户不可能尝试很多产品,如何才能快速检测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市场呢?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快速迭代。有一个想法之后,找到最快的方法测试市场反馈;一个发明,在没有开发好技术之前就要测试市场反馈。永远用最低价、最快的方式得到市场反馈。这种结构化的挑战,是由创新的本质带来的,快速迭代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第二是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 Market Fit,简称PMF)的挑战。还是要跨越鸿沟,在企业跨越这条鸿沟之前,在找到自己的PMF之前,是没有办法养活自己的,这个时候只能依靠融资。但是一旦找到,产品就开始供不应求,同时竞争也开始大量出现。         

image.png

这里可以推荐一本书《跨越鸿沟》,分析了很多技巧和方法,让每一个创业公司都可以有效地跨越鸿沟,实现高速增长。   

| 创业者如何应对周期性挑战?         

首先企业要明白,只有活得久,才能抓住更大的商业机会。现在处在资本寒冬,每个创业者必须要务实、要花足够的精力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考虑通过造血或者其他资源活下去。    

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投资者,叫格罗斯(Bill Gross),他做过一个数据统计,结论是创业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时机。这给我们创业者的启示是,属于你的机会不要放弃,即便是遭遇周期性挑战,该冲的时候还是要冲,不要过于保守。    

| AI行业未来的创业机会在哪里?         

当前有很多创业者在AI领域,那这个领域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呢?或者说,AI的商业化落地可能是怎样的?   

在我看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智能移动,也就是无人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另一个是智能空间。前者非常好理解,关于智能空间可以多做一些介绍。    

举个例子,根据统计,在美国的医院,病人发生感染的一大原因是护士忘了洗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但是真的很难解决,因为不可能让一个专门的人24小时盯着护士有没有洗手。但是一个完全智能化、数据化的医院,可以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测、管控,从而解决这个难题。    

再说一个老年公寓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死亡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因素就是跌倒,而引发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夜晚他们要起来开灯,找开关的过程中发生了事故。但是如果在一个智能空间里,可以检测到老人要起床,然后自动开启照明,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智能化的应用可以穷举很多很多,比如带有传感器的人体工程学座椅,帮助上班族矫正坐姿,缓解腰椎病和颈椎病,或者数字化的工位,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提醒你要及时休息,为你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所有这一切都是智能空间。我认为这大概需要4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来,这其中蕴藏了很多的创业机会。


相关文档推荐

2025年央国企信创数字化研究报告.PDF

1742809441  4.72MB 55页 积分5

探索IDE下的智能研发和研发知识库的建设.PDF

1741936274 汪晟杰 4.23MB 28页 积分6

DeepSeek+RAG 本地知识库搭建实战.PDF

1741743978 解奉波 7.7MB 29页 积分6

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PDF

1741743508 林子雨 6.64MB 118页 积分10

津药达仁堂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PDF

1741071203 叶辉 5.28MB 25页 积分6

当创新药拥抱AI能否破局双十定律.PDF

1741071159 谢辉 3.76MB 32页 积分6

小米AI布局.PDF

1740983781  2.01MB 0页 积分4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报告.PPTX

1740033519  2.75MB 91页 积分8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