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眼中的营销、规则与创新

来源:36氪 作者:伯凡时间

汤姆·索亚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他正直仗义、聪明好动,虽然不爱上学,但却能敏锐地感知到人性的特点。小说中汤姆让小伙伴刷篱笆的片段已经成为经典故事,当仔细回顾其中的细节时,我们能够发现背后的商业逻辑。

一、求你给我一个干苦力的机会

汤姆?索亚因为调皮而惹怒了姨妈。为了惩罚他,姨妈让他把家里的篱笆全部刷上油漆。周六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别的孩子正准备享受自由的欢乐时光,汤姆却不得不面对这又脏又累的苦差事。

汤姆看见去打水的西德尼,便主动用小玩具与他交换工作,但却遭到拒绝。汤姆心灰意冷——显然,用有限的小玩具不足以促成交易。就在此时,一个伟大的想法涌现出来。

image.png

汤姆认认真真地刷着篱笆,他的朋友本恩从身边经过,故意用玩具挑逗汤姆。而汤姆却假装没看见,忘我地投入到刷篱笆的工作中。他用刷子认真地刷两下,退后几步仔细地看看,仿佛正在雕琢一件工艺品;然后又上前补上几刷子,以确保工作完美无瑕。汤姆完全无视本恩的存在,他投入的表演散发出了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让本恩的意识变得模糊。

汤姆的巨大反差让本恩觉得有些吃惊。是什么让他干得这么带劲,连玩具都无法吸引他?本恩心想,刷篱笆这件事一定有我不知道的乐趣!于是,本恩主动说:“汤姆,能让我试试吗?”

汤姆高傲地说:“那可不行!你见过几个孩子能有资格刷篱笆?而且这临街的篱笆可是姨妈的脸面,姨妈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两千个小孩当中都找不出一个来!”话语当中带着天然的优越感。

这反而激发了本恩更强烈的兴趣。他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苹果来换刷篱笆的机会。汤姆经过“再三思索”,只得“不情愿”地让他尝试一下。本恩终于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认认真真地刷起了篱笆。

有了本恩作为标杆,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被汤姆的磁场吸引过来;人越多,磁场便越强烈,小伙伴们纷纷将手中的零食、玩具排队献给汤姆——只为换取一次刷篱笆的机会。

而汤姆则坐在大树底下静静地吃着水果,玩着小伙伴的玩具,监督着他们帮自己干活。篱笆被刷了整整三遍,如果不是油漆用完,也许汤姆会让全村的小孩都“破产”。当姨妈过来检查时,对“汤姆的工作”非常满意,并给予他一定的奖励。

二、用意义感赋能,将禁忌变成诱惑

汤姆不懂营销学,但是他深谙人性的弱点。他重新定义了刷篱笆的概念,给这项苦役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将其与 “优秀的小孩”、“合格的人才”等极具高度的标准捆绑在一起。在众多高光的标签当中,这项苦差事的单调与艰辛已然变得黯淡无光甚至被忽略。刷油漆被高尚的意义所赋能,这成了汤姆为小伙伴们制造的现实扭曲力场,而汤姆则如同精神教父一般站在整个磁场的中心。

美国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在其畅销书《全新思维》当中提到了决胜未来的“三感三力”,其中的“意义感”就是将所做的事情嫁接到一个伟大的目标上,让每一个动作都与之产生链接。显然,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早就将这一点把握得游刃有余。

不仅如此,汤姆还是一个饥饿营销的高手。小伙伴在意义感的驱动下纷纷献出玩具,好让自己“配得上”这项苦差事。但汤姆并没有迅速答应他们,因为汤姆深知,轻易得来的东西,不值钱!他使出了欲擒故纵的手段,通过制造适度的障碍来增加刷篱笆的“魅力”。

罗马有句谚语——禁果分外香。禁忌在很多时候就是诱惑的代名词,它会产生一种如海妖塞壬般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在意义感和诱惑力双重力量的牵引下,孩子们如同着魔一般纷纷投入汤姆布下的局。不得不承认,“做局者”汤姆是一个高明的“产品经理”——他将“刷篱笆”这款负价值产品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三、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

对偷懒的极度渴望让汤姆跳出了循规蹈矩的规则世界。在目标感的强烈驱动下,他没有拘泥于姨妈所规定的路径——其实姨妈要的只是涂了油漆的篱笆,她完全不在乎由谁来刷,怎么刷。于是汤姆“不走寻常路”,将“客户的需求”与自己偷懒的想法、小伙伴的需求等要素进行对接,再加上意义感这个特殊的变量,重新建立起一套规则,发酵出了达成目标的“隐性通路”。

市场营销学的奠基人西奥多·莱维特曾经说“用户要的永远不是直径5毫米的钻头,而是直径5毫米的钻孔!”也许在汤姆·索亚看来,打出5毫米的钻孔有很多方法——使用钻头只是方法之一,而且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景。当场景发生切换的时候,钻头就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image.png

汤姆切换了规则的适用场景,他同时完成了另一件事——创新,或者说,汤姆使用了一种叫做场景切换的方法,给价值为负的劳动赋予了巨大的正向价值。一说到创新,我们惯有的想法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其实, 营造新场景、激活新场景或者转换一种新场景,让没有价值的东西在新背景下激发出巨大的潜力,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这就像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有“阴刻”与“阳刻”之分,既可以直接雕刻线条,也可以塑造线条之外的背景。当我们完成背景的雕琢之后,线条的价值自然就凸显出来。

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吐温笔下的这个淘气鬼汤姆,他游走在制度与规则的边缘,既善于遵守规则,又善于突破规则,既是一个搅局者,又是一个创新者,总是能够运用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关文档推荐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当创新药拥抱AI能否破局双十定律.PDF

1741071159 谢辉 3.76MB 32页 积分6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187 邱明俊 1.49MB 73页 积分10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160  0.11MB 32页 积分6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127  0.69MB 60页 积分8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8975733 邱明俊 2.15MB 0页 积分8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8899522  9.87MB 52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