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固化,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王智远 运营派

比丧失思考力更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在“有效思考”。

社群里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一套深度思考能力,针对于这个问题,我往往给予的答案便是:放下刷手机信息流的时间,买一本与工作,生活相关,需要“动脑”的书籍,每天用心坚持半个小时把它读下去,等你完成连续7日的阅读,再来找我要答案。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么做很容易,不就是“读书”吗?我每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0本,100本,轻松轻松就可以读完,但是结果呢?我好像也没有得到“深度思考”的能力。

大脑习惯用“数字化思维”的方法来逼迫自己“质”发生变化,其实这是一种“战略懒惰”。

这样的比喻就好比瘦身同样的道理,你受不了自己的体重,于是就给自己把“目标”量化,然后通过数字的形式驱动自己,结果自己就忘记了本质。

读书的本质是做什么?吸收别人的思维来迭代自我的认知。

健身的本质是什么?瘦身达到长期一致的效果。

而这一切才是行动背后的结果。

数字代表的量,想起到质的变化应该找到目标背后的隐含诉求,它就像刻意练习一样,“练习不重要”,“刻意才重要”。

你想把大米堆在一个空间中“堆成一堆”,“丢米”的姿势决定了结果,如果左丢一粒,右丢一粒,最后怎么练习也是一盘散沙。

所以怎么才算深度思考呢?

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一套“有效思考+正向反馈的系统”,就像知识体系一样,通过各种有效认知的摄入打通大脑底层,形成多元化思维,最后拥有解决问题本质的能力。

01 脑(CPU)的反馈原理

打开知乎搜索“大脑的本质是什么”?

你能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譬如:信息的处理机器,计算机的CPU,从深层意义来说,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工作”,也不是“赚钱”,而是在训练大脑的系统。

准确的来说,你给它什么,它就接受什么,你每天刷各种视频信息流,喂它懒惰无趣的事情,它就越不想思考。

你每天给它复杂的东西,需要各种推敲反复琢磨的内容,它就会试着调整处理速度,尝试改变,直到它能满足你的各种所需。

它不仅能处理外界信息,同时也能处理属于自己本身不依赖外界产生的信息,实质“它是在进化的压力下”,不断演变信息的处理,与我们的身体和其他部分密切配合,让自己可以适应新环境,产生合适的行为。

所以终其一生,大脑都在做一件事,通过不同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息输入,经过CPU的处理和解读,并转化成为行为的输出。

因此对多数人来说大脑处理信息是没有上限的,但它也像一个仓库,里面装了许许多多东西,如果不定时清理,它就会杂乱无章。

我们每天摄入的工作任务,所听课程,所看视频,你要给它做不定期的减法。

因为“想要改变大脑的内在思考结构”,最好的形式便是让“它”从旧的情景中走出,不断适应新的情景,而这一切的过程是什么呢?叫做“脑的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如何变强的?

可能有人认为,我们首先要有目标,有使命,有所追求。

然后要经历挫折,失败,成长,不断的突破,尽力尽可能的做多事情,才能真正的变的更强。这样说对吗?对。

但是如果从更底层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人变强大”的核心在于“自己的心智”与“现实”的磨合,改变了固有的系统结构。

人们虚拟的内心不断的探索,追求,对社会,世界进行认知——从而吸收——接受反馈——内心演变——适应环境,这一切的过程就是“强大”的过程。

我们来思考下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人们每天的社交,聊天,刷手机的信息流,媒介新闻的有效反馈,这些都是外部环境给大脑提供各种“有效的触点”。

然后支撑大脑CPU去思考,为它提供动力源,支撑它去理解,探索外部的社会。

过程中又通过各种的触点评判,类比,形成自我“认知”,最后形成反馈机制,进而改善认知的结构,产生迭代的行为。

那么,我们是如何适应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改变认知的呢?答案依然是“反馈机制”。

2012年毕业于美国中图大学的“罗伯特”发表了关于齿轮效应的演说,一个齿轮的转动就会带动下一个齿轮必须转动,下一个就会带动下一个,但是当一个不动,所有的传动链也就都停止了。

这种转动,就是“外部问题”推动大脑运转的过程,就像你每天开车一样,轻点油门,30迈,在加速,40迈,50迈,60迈……

当你用力推动它的时候,它的转速就会越来越快,但无论你怎么推,最终只能提高的是它的转速,“系统”却改变不了。

而大脑不同的是,“它具有迭代”性,它的迭代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一切正常运作,无论外界带来什么样的压力,CPU都可以带来消解。

可是在现实世界中,你发现自己理想的状态和实际并不切合,于是每天就会各种不确定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小都是不同的”。

这就导致了“外界给予大脑”施加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好比让你做一个PPT与做一份项目报告对于“脑力”的使用程度完全不同一样。

大脑的CPU是存在记忆行为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有“残余能量留在脑中”,我们晚上做梦的行为,就是因为“残余能量的反馈作用”。

白天压力大,你晚上睡着以后,身体内部由于白天脑力或者体力劳动不均衡带来的“残余能量”,在体液的波动下会反馈到大脑的记忆中。

这些残余便会带来一些神经细胞的运动,运动沿着某个运动模式进行,或者说会沿着某个区域的深度广度传递着,因此我们的睡梦中就会有“某个事物的出现”。

由于脑中的残余能量不是持续均衡的,带来脑神经的运动模式也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由于白天劳累,晚上做梦的时候,“梦总是不停的切换”,比如一会下雨了,一会掉入谷底了,一会当上白富美了等等。

之所以有的人白天很累,核心在于“脑中残余能量不能有效的清除”。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家之一“卡尔·弗里斯顿”把这一原理称之为“自由能最小原理”。

什么是“自由能”最小化,当一体系处于平衡态时,体系的自由能最小,据此可以确定体系中稳定的各相组成及相对量。

那么大脑通常是如何处理“自由能残余能量”呢?

答案就是“选择本能”反应,你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哎呀,简单处理,就这么弄就完事儿了,这就是本能。

大脑的简单处理本质是基于残余能量筛选信息,构建一套简单,能够协同,说的过去的认知水平线,用这个水平线来适合“通用场景”。

因为大脑不求把这些“自由能”给消灭掉,只希望减少“残余”,使它最小化,这个原理其实是“脑”对信息的过度简化。

举例:

领导让你去听一堂维度非常高的认知课,然后回来和大家分享,必须要写笔记,你为了完成这个工作,又不想太费脑子的理解,于是就会选择折中方式。

基于脑中已有记忆做一次总结,然后分享给大家听,以表任务完成。

如果你长期基于这种模型,自己会发现“我们会停留在固有的认知小黑屋中”,形成一道高壁垒的墙,不想去拓展它的“宽面”。

现实中,许多人都是这样,比如:别人说什么,我无所谓,要么是你说什么,我就怎么做。

在比如:我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是听不进去,我以为的就是对的,并且我还要说服你。

这一切的原理就是“残余能量”处理方式带来的固有认知,用自己的目光去给“人”“事物”加上一层有色眼镜,形成保护。

就像你看了很多文章,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觉得别人说的什么都不如自己,写的也差劲,无序,不准确经不起推敲等,而这便是大脑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以自我为中心,选择我喜欢的,建立高壁垒,保持自我安全感,偷懒不用多思考,如果外界带来冲突,我优先选择“拒绝”,因为在颠覆我的认知。

02 重新设计操作系统

你还记得那个PDCA四阶段的循环模型吗?策划(Planning)、实施(Do)、检查(Cheek)、处置或改进(Action)。

脑也是一样,怎么让它深度思考呢?回到我开始阐述的为什么要训练它去读需要“动脑”的书籍,并且每天用心坚持半个小时。

第一步:训练它接受困难的事情

因为你需要做的是先“训练它(CPU)”,即PDCA的第一步,重新设计这个系统。

当你让它实施(DO)的时候,读那些复杂结构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就是在疯狂的摄入,思考就像齿轮一样,极速的发生了变化,若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再给它来个油门,它的转速就会不断的上升。

下次你若想时速提到120时迈时,你会发现很容易,因为它已经被你有意识的“刻意”训练的一次,甚至于多次,它会自动化进入那个状态,提高实效,处理繁杂琐碎的事情。

很多人为什么看长篇文章看不下去,因为你已经长期有意的训练了“它(CPU)”。

告诉了“它”短文好看,极速预览,长文难读,需要时间,自动过滤,这就是刻意的力量。

第二步:设计“思考模式”

深度是建立在思考之上,怎么算是“思考”,答案依然是反馈机制,我把它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行念性思考

通俗理解,我们平时的念头型思考,比较浅薄,随机的想法,不加依据的分析,这是大脑的节能模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正在工作的时候听同事说了句“本周六日要团建”,于是过了10分钟,B同事突然约你说这周有空没,一起聚餐,你直接告诉他,这周要“团建”可能去不成。

事实上,“团建”本身这件事情并没有验证,没有依据,随机带来的信息没有被过滤,而这就属于“行念性思考”,拥有随机不确定性。

第二种:认知型思考

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视野进行思考,我们一般认为是“大脑”的主动思考,其实不过是过往信息累积加上逻辑的结果。

就像很多人说的“你看到的世界无非是你自己的认知的外在投射而已”,就是这个意思。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远远大于“它的认知”,所以没有畏惧。

那么怎么训练“它(CPU)”的认知呢?

其实也是一套正循环系统,我把它总结为三个关键点,建立坐标,“故意”练习,建立知识体系。

认知坐标的核心在于:

“它(CPU)”看一件事情要刻意的找到参考依据,比如事情本身属于“表象”还是“真相”,事情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事情的背后是否隐藏了“某个真实逻辑”,事情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这样“它”才能被你训练,长期故意的练习这些行为方式,脑中便会多很多“事实相关的内容”,拥有看本质的能力,你再建立知识体系,底层认知便不会偏差。

第三种:“观照型”思考

简单来说,走出去,拥抱世界,以自然规律,人性,人道为核心,审视自己的底层理念(过往信息累积所得),使命,停止局限式的用脑方式,形成“无我状态”。

有句话叫做:“拆掉你思维的墙”,即外界所说的一切我都会采纳,我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所以的信息在我这里不分好坏,只有“是否有用,能否迭代认知,摘掉它的遮蔽性”。

第三步:改善处理“自由能”的处理方式

有意训练“动脑”的运作方式后,给它摄入新的认知思考方式,那么下一步便是建立新的“自由能最小原理”处理方式。

上述有说:本能反应对于“自由能”形成的认知模型处理方式是“构建通用场景”形成“差不多就得了”,“故意简化”的固有化思维认知。

新的系统要求的是“可塑”与“弹性”,讲究开放化,全局观,这样遇到外部任何问题冲击的时候,能够灵活多变,来最大化的消除所有障碍,具备更强的冲击力。

也就是说遇到的问题,系统能更加稳固的处理,简单来说,不管外界怎么刺激,“它(CPU)的反脆弱性”极强。

那么原本对于“自由能”的处理方式就要改变,从本能反应到“有意”练习,用现实中的话说叫:“我原本是差不多的处理方式”,现在我要把它做全,做的更好。

有一个好的方式分享给你:

我一般外出上课学习记录课程内容时,一般不会直接理解老师的意图做记录,因为会出现认知变差,内容丢失。

所以我改善的方式为“训练大脑,跟随老师步骤,把所以能记录的知识全写下来”。

这样课程结束,大脑再消化“内容”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差不多”就得了的情况,这是一种“有意训练”脑思维的循环方式,也能最小化“自由能”。

那么怎么设计新的“脑”思考系统,让它变得更强大呢?让它从“固有化系统”,变成“开放性持续迭代脑系统”呢?

综合上述,有四个步骤总结:

  1. “有意”练习它,让它多接触一些新的有难度的,在自己预期以外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行挑战。

  2. 在难度的事情后面,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认知坐标,吸收的事物提炼的经验,才会“知行合一”,好比读书一样,而不是一味的图“量”,要找本质。

  3. 从新事物带来的认知中,提炼出对“脑”迭代更用的认知,来改进(Action)系统的新演化。

  4. 用改进(Action)后的系统,思考方式,去接触外界,接触更多的问题,挑战,用新替代旧,依次循环。

简单赘述,这样的方式像不像一套PDCA形成的一种循环呢?

先刻意的练习“脑”,让它接触困难的事物,其次建立对事物的新认知坐标,再者改善“对于自由能”的处理方式,从形成固化到开放式。

然后用迭代的习惯,方式刺激上述过程,最后达到“新旧转化”的效果,而这一切的步骤,也叫做“反馈机制”。

03 建立主观意识

以上的这套系统,便是你给“脑”配置了新的CPU,也就有了新的思考与认知事物的方式,它就像自己使用的电脑一样,进行了“重新装载”。

如果在给它配上一个“目标”,“使命”,我们来联想下优化后它的运作模式是什么样子:

  1. 处理事情更加的越战越勇,不会再有遇到问题选择逃避的可能。

  2. 领导交给你的任务,你也不会再有“抱怨”的心理,因为你已经有“无我”的心态,万事的由来,在我这里,都能够有效的解决。

  3. 你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增加,从原本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认知升级到了“知道自己知道”,并且可以做到的主动状态。

  4. 懂得筛选“信息”,拎出来一个问题会举一反三有效的提问,并且用新认知迭代自己的旧行为。

  5. 你也不会再因为“内心浮躁”而不愿意接受身边的一切,看不下去各种自己不适应的长文,书籍,而会静下心接纳所有。

要知道,建立一套上述再成长,有效思考的底层系统,除了上述中系统的更新,我知道自己知道了以外,你也要用眼高手低法建立自己的“主观意识”,落实到具体怎么做。

什么是眼高手低的方式呢?

简单来说,一套行之有效的落地方法论。

普通人做事一般都会以KPI的形式量化,比如我要提升认知,就得每年报1-2个学习班。

我要学习,就得读书,今年目标50本,我要练习写深度文章,就得5000字起,最后你因为过于注重数字,而忘记了“想做的核心”。

那么利用眼高手低建立主观意识,锻炼你的“新系统”会怎么做呢?

1. 设定框架

你要从整体去理解我上述所表达,理解我的表述的系统,它的核心是什么,为了解决哪块的问题,自己用的优缺点在哪里?从哪里下手等。

先提炼我的表述,在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比问题设计框架,最后设定它的核心结构。

2. 建立系统

系统就是一个MVP,它就像一个公司的简化版,发现了需求,先解决了,然后跑通,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强化改进,要知道系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优化出来的。

比如你可以先做我上述“系统的”一个节点,用这个节点去解决“工作中”的疑问,然后用新的解决方式来替代旧的方式,这就构成了一个MVP。

举例:“脑”给你的反应,你原来看不了长文,厚厚的书籍,现在你就用“新系统认知“克制自己”强迫的摄入。

然后进行有效的提问,刻意训练,以后在日复一日中,你就会很有意识的把这一切当成一种习惯。

3. 迭代升级

当你持续掌握了上述模型,自己就不需要主动的训练了,用这一切去“对冲”大脑天生的懒惰部分,消除自己与生俱来的“自我设限”,“框架效应”。

那么建立“新的底层CPU”,思考方式,是不是一定的模仿就可以了,答案并不是的。

它就像你看到一篇干货文章告诉你怎么做一样,你不要直接照搬,你要学着理解“它的核心原理,意思”,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一小部分,进行实践。

让“新系统”慢慢消化“刺激”带来的结果,等自己跑通熟练了,再引入其他版块,持续进行。

04 有意训练“你的处理器”

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会思考“流程化”,比如写作,工作,沟通,处理棘手问题等等。

因为流程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效率,可以给我打造“迁移的能力”,做深度思考的“底层结构”也是一样,有了流程,以后面临相同的问题,我都可以直接调用,快速的解决它。

那么从自身锻炼“有效思考”本质什么?答案还是:“反馈的系统”。

我们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到消化信息,至升级认知,一切都在进行有效的自我反馈。

如开场所问,人是怎么变强大的?

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解决,提炼方法论,提高认知维度,然后内化在大脑中,所以我们遇到的问题,本质都是在为下一个问题所助力。

这才是我们与“现实社会”交互的本质,也是人变强的基础,而这一切就是有意训练,建立流程化才能深度改善大脑的运作方式。

过程当中,你可能还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很多人十年如一日,工资几年也不见上涨,本质的罪魁祸首就是“思维定势”,你在固有的一个思维框架中一直走不出来。

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先思考这事办不成”,而不是“这事情怎么有效的解决”。

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习惯性的按照成功的方法去做事,比如你总是在处理问题时带着有啥眼光因人而论等等。

这一切都是“它(CPU)”为了处理问题的时候简化的路径,而最终造成的核心问题便是“自己像是在一个被关在黑屋子的囚笼中”无法解题。

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呢?

重建系统,打开心扉,接受各种信息,带有批判眼光,找到事物坐标,让“信息”在脑中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思维框架,不断迭代,这也是成长型思维与固定性思维的核心差异。

用好奇心探索未知世界:人失去追求动力的第一大核心便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比如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天天重复一样的日子,我有一个习惯,“设定奖赏回报”。

例如:如果我减肥10斤,我就奖励自己一件衣服;如果自己读完一本书,并且有效的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就奖励自己再读一本。

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奖励回报”,一种是“牵引式的”成长,两者都是正向的反馈机制。

如果成了,那就是努力的结果,如果事情没成也不要计较得失,就当收获了“新认知”涨姿势的经验。

但最核心都不是这些,而是要关注“内心”反馈给自己“它(CPU)”的感受是什么样。

学会抽离自己看自己,比如这个过程,“脑”给予的反应是贪婪,克制,放弃还是愉快。

每个人看自己都应该“把情绪化抽出来”,找到目标,完成目标,如果失败,优化路径算法,一旦确认正确的算法模型,迅速高效验证。

05 写在最后

什么是有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深度思考?“有效思考+建立一套正向反馈的系统”,万物一切皆为空,比起好像我们什么都知道,我更期许我们像一张白纸一样一无所知的接纳一切。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