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成本模型及内部收费模式

来源:企业网 作者:CIO之家的朋友

一、 成本会计预备知识

1. 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能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直接计入成本,取决于该项费用能否确认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直接有关和是否便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

2. 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需先按发生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属于不可控费用。

3.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4. 可变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5.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

6. 直线折旧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7. 使用量折旧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8. 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9. 标准成本法: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0. 作业成本法:基于成本的活动管理

二、 IT成本要素和成本模型构建步骤

IT财务管理流程分成四步:业务IT提出需求、IT运作规划(解决方案规划、设计、实施、投资估算)、成本要素和成本分析、收费模式和收费方式,流程图如下:

IT服务全生命周期是发现商机、促成商机、解决方案梳理、方案设计、实施、后续运维六个阶段,前面五个阶段是投资成本,后面运维是运作成本,服务全生命周期和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图:

构建成本模型步骤

1. 识别成本类型和要素

2. 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投资成本和运作成本进行分类

3. 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分配至客户或服务,建立成本模型

4. 将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比对,分析差距并纠正

5. IT的成本要素举例

投资成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表示系统能够从无到有建设的成本)

- 硬件成本=直接成本(专用服务器、专用网络设备、专用光纤交换机、专用磁盘整列)

- 软件成本=直接成本(OS、应用软件、DB等license等)

- 人力资源成本=直接成本(咨询、规划、开发、调试等费用)

运作成本=直接运作成本+间接运作成本(表示维护系统运行的成本)

- 1.直接运作成本=硬件直接成本(备件、升级)+软件直接成本(升级)

- 2.直接运作成本=人力资源直接成本(系统专用维护人员人力资源成本、外包软硬件维护服务、用户培训)+公共软件直接成本(升级)

- 3.间接运作成本=辅助系统间接成本分摊(人力资源成本+基础设施+共用网络系统+共用网络设备+共用服务器系统+共用数据库系统+共用存储&备份系统+增值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系统)

年度服务成本=投资成本/规划生命周期年限+年度运作成本

三、 内部IT定价方法

1. 成本价法:以等同成本的数额来定价,目的是要将 IT 服务的相关成本全部回收

2. 成本附加法:提供服务的成本再加上原始成本的某个百分比附加额

3. 固定费率加价法:以单一费率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而费率内不含的特别服务项目,使用时则另加收费用

4. 市场行情法:是要根据外部厂商执行同样服务所收取的价格来向客户收费

5. 损益两平法:零利润会计,这个方法需有所有成本的精确会计,并将计费提供给客户

6. 利润法: IT成本+一定的利润

四、 内部收费方式

1. 名义收费:将IT成本按照用户实际使用量分摊给业务部门,计入业务部门的IT成本里,但不实际收费

2. 实际收费:选取某种计费模式(比如说利润法)根据用户使用量计费,然后用户实际支付费用,IT服务公司开具正式发票。

五、 案例分析

背景:某民营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城市燃气服务、旅游、房地产、新能源,覆盖地域170多个城市,年销售收入1000多亿人民币,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在成立IT共享服务中心及IT服务公司以前,所有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都由总部承担。一方面集团总部是管理机构,下属企业并非全资子公司,所有费用由总部承担并不合理,另一方面,使用IT服务的业务单位没有成本意识,总是抢占资源,不管这资源是否浪费。因此,管理层决定第一步先成立IT共享服务中心,等条件成熟后再成立IT服务公司。成立IT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是服务标准,成本分摊。因此,梳理IT成本要素,建立IT成本模型、收费模型是首要的事情

1. 建立服务目录

梳理出的服务目录大类分为业务服务、办公服务、桌面服务、IT咨询类服务等,每个大类又分成若干小类

2. 分析成本要素:

直接投资成本:专用硬件、专用软件、专用基础实施、专用的人力成本

间接投资成本:共享的硬件、共享软件、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的人力成本

直接运作成本:专用硬件的维保费用、专用软件的升级维护费用、专用的人力服务成本

间接运作成本:共享的硬件维保费用、共享软件的升级维护费用、共享的人力服务成本、管理成本(房租、水电等)

3. 建立服务和硬件、软件、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直接的映射矩阵关系

4. 建立服务成本分析表

5. 根据总成本=投资成本+运作成本=直接投资成本+间接投资成本+直接运作成本+间接运作成本,采用直线折旧法得到,每年的成本=投资成本/5+每年的运作成本

6. 选取定价模型(第一阶段采用的是成本定价法,第二阶段采用利润法和市场法相结合的方式)

7. 建立服务目录收费标准举例如下(部分收费项):


相关文档推荐

T GDWJ 016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指南.PDF

1743652887  1.62MB 79页 积分6

2025AI大模型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PDF

1743586288  4.47MB 22页 积分0

AI韧性AI安全的革命性基准模型.PDF

1743586206  1.91MB 38页 积分4

Deepseek大模型生态报告.PDF

1743586174 赛迪 1.26MB 149页 积分6

AI时代的管理者全球思维.PDF

1743585702 邓子梁 1.89MB 16页 积分5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DeepSeek模型解读.PDF

1742346148  4.75MB 62页 积分6

DeepSeek R1及类强推理模型开发解读.PDF

1742345949  9.09MB 0页 积分6

SRE Copilot大语言模型智能运维框架.PDF

1741936996 王宁 5.04MB 24页 积分6

大模型赋能DevOps研发全环节提速.PDF

1741936949 唐辉 4.99MB 31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