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想自律,却总是自律不起来?
CIO之家的朋友 36氪

我有一个学员,他有长达十年的减肥经历,每次当他胖到150斤时,就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疯狂锻炼,控制饮食,发誓一定要瘦下去。

而每次,当他成功减到130斤时,又会变得不再自律,不但减少了锻炼次数,同时也吃得更多了。

这样,没过多久,他就再次回到了150斤。

接下来,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幕:“变胖 – 自律 – 变瘦 – 不自律 – 变胖”。

无限循环,不断上演。

就这样,他与他的脂肪斗争了十年。

1人通常在两种情况下想要自律。

第一种情况:当遇到困扰、觉得生活不如意或不对劲的时候,为了解决困扰,改变这种不如意或不对劲的状态,就会选择自律。

例如:当你发觉周围同事都比自己优秀,自己很差劲时,你就会开始变得自律。

你可能会从最简单的事开始,比如,买一些排行榜畅销的书,每天看上1个小时;上一些最近很火的课,花大量时间整理课程笔记;或者你发现优秀的人都在早起早睡,于是你也开始自律的早睡早起……

然而,当你感觉自己变得挺好时,你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样的自律,叫“回避型”自律。

它就像是心血来潮,来的快,去的也快。

我最开始提到的减肥的学员,他的自律就是典型的回避型自律。

这种自律的特点是:它的驱动力会随着痛苦感受的增减而起伏变化,既不稳定、也不靠谱。

什么意思?

在回避型自律中,动力大小与痛苦程度成正比,你越是感到痛苦,你的自律动力就越大,相反,你感受到的痛苦越小,你的自律动力就越小。

具体来说就是:当感到痛苦时,你的动力就会变得非常充足,于是你会坚持自律,因为这种自律行为减少了你的痛苦程度。

但与此同时,由于自律带来的良好结果让你感受到的痛苦减少了,所以支持你自律的动力也就相应变少了。

因为你自律行为的减少,你之前的痛苦感受就又回来了,然后你又觉得需要自律了。

就这样,你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循环:“自律 – 阶段性达成目标 – 不自律 –回到最初状态 – 自律”。

从本质来说,回避型自律是你为了感到希望而找的“幌子”,有了这个“幌子”,你就能回避掉眼前的问题。

但是,在这种自律中,你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也无法养成真正自律的好习惯。

所以我会说,回避型自律是一种不稳定、不靠谱的自律。

2第二种情况:当你有了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想要获得成就,想要成事,或是想要得到其他人青睐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律。

这时的自律就是“趋向型”自律。

比如:我想考上研究生,我想留在上海工作,所以我必须要自律。

如果说回避型自律是你因为不想要的东西而进行的自律,那么,趋向型自律就是你因为想要的东西而进行的自律。

还以减肥为例,回避型自律是因为不想要肥胖而进行的自律。趋向型自律,则是因为想要健康的身体,或很好的身材,而进行的自律。

回避型自律的人始终处于逃避状态,只要稍微逃离了,就会松懈下来,不再自律。

相比之下,趋向型自律的人则一直都处于“想要”状态,除非能够完全获得自己想要的,否则不会松劲。

在趋向型自律中,动力大小与实现目标的程度成正比,实现目标的次数越多,自律的动力也就越强。

什么意思呢?

目标的实现,会给你带来成就感和爽感。

而这种通过自律一步步实现自己想要目标的过程,一旦你体验并成功过,就很容易上瘾,想要获得再一次的成功。

所以,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如果他曾体验并成功过那么一次,他的自律动力就会变得比其他人要强大很多。

同时,随着他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律。

这样,一个非常棒的“良性循环”就转起来了。

3回避型自律固然不好,但趋向型自律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并最终导致效率降低、目标泡汤。

趋向型自律的动力是实现目标,但是,当动力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

在有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后,实现目标的过程就会遭遇非常大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表明,做事的动力与做事的效率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你想实现的目标越困难的时候,你就越是应该去控制自己的的动力水平,不能急着实现目标,因为这样会让你的效率变得很低。

相反,如果你想实现的目标比较容易,你的最佳做法就是充满斗志,尽快把这件事搞定,这样你的做事效率就会很高。

我把这种想要实现困难目标,同时动机水平过高,反而让人效率降低的现象,称为“动机偏高陷阱”。

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就陷入了这个陷阱,我也常常如此。

4回避型自律不稳定,趋向型自律又容易急功近利。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律呢?

如果你是回避型自律,那你就要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动力来源,把你的自律驱动力从回避式变为趋向式。

怎么变呢?

从你的人生愿景开始,倒推出你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

人生愿景说的是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以及你想活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因此,它可以是一幅清晰具体的画面,也可以是一种感受和状态。

接下来,你要根据自己的人生愿景,往回倒推出长期目标,比如10年,中期目标,比如5年,以及短期目标,比如1年。

这样,你的目标就会变得异常清晰。

然后,再把你的自律行为与你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这时,你可以这样追问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状态,我需要自律去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比如:为了实现这个短期目标,我需要每天早起一小时学英语,或者每周运动三次。

注意,在这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而是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怎样做个长期主义者呢?

我教你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给自己找一个长期主义的榜样,让他成为你的指南针。

对我来说,长期主义的榜样是约瑟夫?坎贝尔。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他躲进森林里生活,看了5年书,等他出来后,很快就成为了非常有名的神话研究学者,并写了像《千面英雄》这种影响到千千万万名读者的书。

因为他的存在,所以我很笃定的走在“长期主义”的路上。

因为少了急功近利的心,所以我能享受这个奋斗的过程。

最后的话

回避型自律,会让你反反复复,没有实质进展,甚至陷入自我怀疑。

趋向型自律,会给你带来愿景和目标的最终实现,但也可能会让你陷入急功近利中。

要想做到真正的趋向型自律,你就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愿景,然后倒推出实现人生愿景的目标,将自律行为与目标结合起来,并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如果能够做到它,你的人生将会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

两种自律,终将造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现在,你究竟想选哪一个呢?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