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来源:经理人分享 作者:孙陶然

1、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十年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第一次创业,当然也有连续创业者,但是非常少,如今95%以上的创业者都是第一次创业。

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创业的生命周期有一个宏观的认知。

就好比去爬山,如果这座山你以前爬过,你登顶过,你再次去爬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因为你知道这个山大概多高、大概爬完需要多长时间,大概要分成几个阶段来爬……对于创业而言也是一样,如果曾经创业过的人,再次创业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他知道创业大概是怎么回事。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讲,因为对创业没有整体概念,经常会走很多弯路,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会把创业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创业有什么难?我是一个技术专家,我想到了一个好的想法,甚至把软件都写出来了,那我是不是再找几个人成立一个公司就可以创业了?很多风险投资人也愿意把创业想的简单化,他们认为创业就应该是我今年投给你,明年你再融一轮、后年我们就去敲钟……

因为对创业生命周期的不理解,很多创业者在经历了三年、四年的创业还没有见到曙光就会觉得非常沮丧,觉得为什么我已经三年了、四年了,还在这里苦苦挣扎呢?

其实如果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了解的话,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所以,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核心观点:创业是一个十年期的长跑,它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你可以加速但不可能跨越,每个阶段大概都需要三年,一个成功的创业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无论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还是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企业,从创立到成功都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BAT中的每一个家从创立到最后IPO,都超过了10年。最近几年我们市场上的创业明星是小米公司,但是你知道么,今年是小米公司的第六年……相信我,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以此为参照系,你就会认为自己的公司做了三年五年还在路上挣扎其实是很正常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呢?我认为成功的企业有三个标准:

1)行业领先,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得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中数一数二。

2)可持续成长,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可持续成长的,而且成长速度要比较快。

3)受人尊重,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价值观正确才能被用户、同行以及社会所尊重。

符合这三个标准的企业我将之定义为成功的企业,而这样的一个企业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来成就。

2、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定义为四个阶段:起步期、发展期、扩张期和成熟期。

第一个阶段,起步期

企业在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是找方向,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很多创业者会说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就知道方向,是的,我相信每一个创业者起步时都知道大方向,但是成功需要的是精确的方向。实践中,绝大多数时间创业者不是不知道大方向,而是在那个精确的方向点周围打转转,最终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找到那个精准的方向。

拉卡拉起步时定位的方向是便民金融服务,但最终我们找到的方向是还信用卡。找方向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都知道方向在东北,但是到底在东经多少度多少分,北纬多少度多少分,这个精确的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找。

找到了这个点你的企业就渡过了第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点,投入再多的人、投入再多的钱,你都无法向前进。而找到方向后有两个指标可以帮你验证:

1)你有没有做出一款有人愿意花钱来买的产品;

2)你有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把这个产品源源不断地卖出去。

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就可以认为你的企业已经找到了方向,渡过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我印象中,即便是成功创业者的第二次创业,在这个阶段上花费的时间也没有短于两年的。

这个阶段,核心是节流,是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能用一个人绝不用两个人,能租10平米的房子绝不租15平米的房子,最少限度的消耗才能支撑最长的存活时间来找方向。

我见到非常多的创业者在这个阶段里面没有把任务聚焦到找方向上,并且没有最大限度节流,结果,企业资金消耗殆尽死在找方向的路上。

第二个阶段,发展期

企业在起步期找到了精准的方向之后,开始进入发展期,这个时候企业要去获取一个显著的市场份额,并把收入和利润实现了。一般企业掘得第一桶金,也需要等三年左右时间。 

你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成为市场占有率的前几名?公司能不能规模盈利?利润是衡量企业的硬指标,如果没有规模利润,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成功的公司。

这个阶段,核心要点是专注,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与财力于本阶段的任务上,所有以规划、布局等等名目的不专注都会降低企业渡过此阶段的可能性。

第三个阶段,扩张期

这个阶段一般也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企业做成功一个产品不等于可以再做好一个产品,更不等于可以同时运营两个产品。

很多创业者在这个阶段会大意失荆州,认为既然已经做成了一个产品,再做成一个产品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和绝大多数的组织来讲,都只会串行不会并行,都只擅长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无法同时并行两件事。

如果做一件事难度是A,并行做两件事的难度绝对不是A×2,而是A×3、A×4,我们看到很多「一代拳王」式的企业,在一个产品上成功了然后失败在多元化上……

这个阶段,核心是管理,设计出科学的公司管理机制,让每一个板块都有领军人物并且以创业心态投入工作。

第四个阶段,成熟期

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一般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企业渡过第三个发展阶段(多元化阶段)后,如何保持企业的高速可持续成长?简单地通过产品和产业已经不足够,必须学会对接资本市场,同时借助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资本实力以及已经获得的核心资源来展开生态系统建设。

我们是正规军,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县大队、区小队以及盟军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来「打群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建、内部创业、风险投资、合资联营以及并购等多种方式打造这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其优先顺序为:并购、合资联营、风险投资、内部创业、自建。

这个阶段,核心是布局和买保险。对于所有生态系统范畴之内的业务,都需要通过上述五种方式予以涉足,以免错失未来发展的潜力,这是布局。

对于所有生态系统范畴之内甚至是沾边儿的不沾边儿的业务,只要有可能对我们的未来造成「威胁」的,都尽可能涉足,这是「买保险」。以防止「被颠覆」,即便有朝一日真「被颠覆」,也确保是被我们参股的企业所「颠覆」。

很多这个阶段的企业,因为不舍得花钱,因为过于自信,在布局和买保险上犯错误,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都是反面案例,Facebook买WhatsApp是正面案例。

当然,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讲,布局和买保险这些事情距离我们有点儿远,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创业者,企业都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不管你的创业处于哪一个阶段,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而言,你心里必须要先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创业成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需要跨越起步期、发展期、扩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也有渡过的核心窍门。不管你能力有多强,你的资源有多少、资金有多少,这四个阶段你只可能加速,但绝对跨越不了。

这些年,我看到过了太多的创业失败,事后我总结了大多数的创业者经常会犯的两个思维上的误区:

误区一,企图速成。本来是一个十年期的长跑,你把它想成了短跑,所以上来之后你就使出了洪荒之力,把所有的劲儿都用上了冲刺,这样你走不远的。

误区二,企图跨越阶段发展。在企业还处于第一阶段时就想着第二阶段甚至第四阶段的事儿。几乎我见到的每一个创业者都喜欢跟我讲布局,我说你布什么局,那是第四阶段的事情,你现在连第一阶段都没有找到渡过的办法谈什么后面的事儿呢?

创业最重要的是,一步一步走,认认真真地把当前的阶段做好,成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如果不能达成本阶段的目标,就无法走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更无法成功。

3、我的三点投资观察

我最近经常跟人讲说,我发现现在看到的很多商业计划书,有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

特点一:产品讲不清楚。

很多创业者用了大量的概念力证市场数据,但是唯独没有讲清楚卖的是什么产品,但它其实是一切的本质。

特点二:愿景很强。

上来就说我面对的是一个几千亿、几万亿的市场,我未来是一个入口级的公司、平台级的公司,我要颠覆谁。我个人认为,其实颠覆式创新可以放到一边去了,作为创业者,你不要再想颠覆式创新了。我有两个理由:

理由一:这个世界上的颠覆式创新的机会是少而又少的。什么时候会有?就是处在历史拐点的时候。我们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或者是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大时代背景下,一些极个别的关键点是存在着大的颠覆式创新,而小的颠覆式创新我认为也是少而又少。

另外,当你一心想着颠覆式创新时,你的心态就有一些问题了。你的心态在这时已经有些急了,这会让你开始不尊重商业的本质,大多数的创新都应该在现有的产品、现有的企业服务的基础上做的一些延展式的创新。

我是做支付的,如果我上来就想把现在支付市场上的老大老二颠覆掉,心态就会失衡。而且这也是不现实的,存在即合理,别人既然存在一定是他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一定是他在公司的经营组织、用户基础上有他的长处。

这个时候我们与其想着颠覆式创新,不如回归本质,冷静下来想一下,还有哪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还有哪些市场的空隙。如果我找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把他解决掉,我就能生存下来,然后慢慢发展起来。或者我找到一个被满足的需求,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把去满足它,我也能找到我存在的空间,并且先生存下来再慢慢发展下去,这样的心态更容易做成功。

特点三:对估值非常地自信。

很多新兴的创业者认为,如果在第一轮不拿个1.5亿人民币的估值就不叫做融资,拿到这个钱半年以后我就能占领市场。这个也是有问题的。

估值是什么?估值固然是投资人对你公司的认可,但是你要知道,你的投资人不是一个人在投资,可能是几个投资人联合投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还不太相信你。如果他相信你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他一定会大把下注。但你现在还只是一个婴儿,婴儿要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所以他对你不确定,需要找人一起投分担风险。

另外,他投你的钱只是他整个基金规模里面的1/70、1/100,他投的是小钱。在找很多人分散之后,用一笔小钱买了你的未来,因此有把握给你比较高一些的估值。但是你要清楚,别人是下注,是用1%的筹码跟你做的确认,而这个公司对你来讲是100%。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估值有过高的期望,更不要被高估值所忽悠,尤其是市场还有比较傻的投资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自己企业的本质,不要过于看重公司的估值,我们要看的是有没有抓住市场的需求,有没有一步一步把公司发展起来,这个是很重要的。当你一步一步把公司做起来,公司自然会回归到本来的价值。

创始人是公司的老大,是公司的船长,对这个公司而言,创始人的重要性在于,是我们在为公司指明航向,是创始人在为公司制定路径。如果创始人没有抓住本质,就可能会制定错误的方向、设计错误的路径,那么这个公司的未来就非常令人担忧了。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创业的本质,抓住行业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制订出正确的目标和路径。


相关文档推荐

从DeepSeek到ManusAI如何重塑企业价值.PDF

1741937117 华中科技大学 6.23MB 58页 积分6

AI辅助编程真实测评与企业落地实践.PDF

1741936506 蒋志伟 10.17MB 37页 积分6

DeepSeek大模型及其企业应用实践.PDF

1741743773 林子雨 9.39MB 144页 积分8

DeepSeek企业落地应用.PDF

1741743699  2.16MB 22页 积分5

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PDF

1741743508 林子雨 6.64MB 118页 积分10

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创业机会.PDF

1741572850  5.27MB 0页 积分6

津药达仁堂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PDF

1741071203 叶辉 5.28MB 25页 积分6

AI智能驱动的制造企业SRM系统.PPTX

1740995066  19.44MB 34页 积分6

小米AI布局.PDF

1740983781  2.01MB 0页 积分4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蓝图规划方案.PPTX

1740967415 黄云鹏 0.53MB 19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